市场的购买热情才会被激发出来。
等到了明年会不会改变现有的生产计划,还需要看秋收的情况再决定。总的来说,按照目前的价格计算,多种植农优76是有利的,毕竟赚的钱更多。
“哈哈,支书,这就是你说过的‘饥饿营销’吧?”
赵金生心领神会,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他听过方唯给销售部讲课的内容,其中就提到了“饥饿营销”的概念。当时还想不明白,现在似乎找到了一些头绪。
方唯笑着点了点头,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的确算是“饥饿营销”的一种。
当然,从另外一方面来说,方唯是打算走高端路线,同时也给层出不穷的杂交水稻品种让路。靠量取胜年代已经过去,以后合作社的立足点更多是以质取胜。
所以他才打算下一季把南光三号的价格拉上来,同时继续推高农优76的价格。
这样一来,市场上就会形成高中低各种档次的稻种。高档次的稻种不仅产量更胜一筹,而且在口感和味道也会更好,大米的价格也会更高。
未来的市场一定会呈现差异化的格局,有人会选择价格低品质差的大米,也有人会选择价格高品质好的大米。
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选择,大米的品种也会更加丰富。
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很快就会得到解决,从而实现从从吃饱到吃好的转变。
夏收紧接着夏种,夏种结束之后,繁忙的工作便告一段落。随后的田间管理不需要太多的人手,大家总算可以清闲一点了。
合作社现在的富余劳动力并不多,多出来的人大多向林业、副业以及几家企业分流。
张文远从粤地打来了电话,现在是生产旺季,厂里的人手不足,希望得到社里的支援。当然这是人家会说话,从当地招聘也不是不行,他是想着为社里分忧。
电风扇厂的工资待遇很不错,员工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也还可以,起码比当地的绝大多数企业要好。
现在的打工环境就别提了,十几个人甚至二十几个人住一间宿舍都有,哪像电风扇厂基本上能保证4个人一间宿舍。
每间宿舍都配备了洗手间,也安装了电风扇,食堂的伙食也让外面的人羡慕不已。
这是方唯再三要求的,说起来就简单的几个字,对员工好一点,但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做不到。
“老赵,再从社里挑选300人送到香山去,给他们解决一下人手不够的问题。需要注意的是,安排人员一定要以自愿为原则,不强迫,能夫妻二人一起的就一起安排。”
方唯也知道外出做事有很多不便之处,首先是顾不上家里的事情,比如像孩子的教育等。
但目前合作社还没有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只能留到以后再说。不过,现在能提供的一些便利,也会提供,但一切都以自愿为主。
等以后合作社真正的的发展起来了,很多社员就不用外出做事,留在家里就能过得很好。
到了那时,在外地的企业就可以从当地招聘员工,合作社只需要派出管理人员即可。
“好的,我马上安排。”
赵金生随即去安排此事,说需要挑选300人去粤地,结果至少有1000多人报名。
作为改开的桥头堡,沿海地区对人家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。
很快,社里就确定了前去电风扇厂的人员名单,然后派人把他们送去了香山。
相比较而言,家具公司的发展就比较保守,一步一个脚印,到目前为止才在三个地级市开设了专卖店。
最近刚好没啥大事,方唯便和盘莲花一起去了省城。
两人不是去游山玩水的,盘莲花是回公司述职,方唯则是去视察工作。
抵达省城的当天,方涛请全家人下馆子吃了顿饭,直接花掉了他一个月的工资。
“满满,我负责的课题组再次成功培育出了一种新稻种,产量达到千斤的水平,品质也不错。因为这个课题我还获得了省里的大奖,拿了500块奖金呢。”
方涛向小叔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成绩,显得很自豪。
他算是赶上好时候了,现在提出了“科技是第一次生产力”的方针,光大科技人员的待遇都有提高。
方涛作为南光三号项目参与者,获奖无数,不仅涨了工资还分了新房子,职称也破格提了上去。
然后院里就让他负责一个课题组,结果又是大获成功。
“很不错啊,你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,值得喝一杯。”
方唯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方平和田桂花虽然没说话,但谁都能看出来他们同样感到很骄傲。
如果说上次参与南光三号的研发,涛涛是走了捷径,那么这一次的成功就完全是靠着他个人的实力和努力了。
吃过饭,方唯和盘莲花就去了宾馆,他们两人都是来出差的,没必要去侄子家里挤。
第二天。
盘莲花
第328章 胆子再大一点,饥饿营销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